寒露节气将悄然来临,如元稹《咏廿四气诗·寒露九月节》绘:“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”,凉意袭人,空气更显干燥。此时天地阳气渐收,阴气生发,人的身体本能地趋向于收引内藏以养护自身。
药食同源-龙眼肉
中医认为这是收敛气血、润燥养肺、固护脾胃的关键时点。而有一颗小小红果,恰好是寒露时节调和身心、驱寒滋养的佳选——那便是药食同源的上品龙眼肉。
古籍中的养生珍品
龙眼最早以“龙眼”为名始载于汉代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龙眼,味甘,平。主治五脏邪气,安志厌食。久服强魂魄,聪察,轻身,不老,通神明。一名益智。生南海山谷。”明代《本草蒙筌》首次采用“龙眼肉”为正名。《本草纲目》(明代·李时珍)赞其:“开胃益脾,补虚长智”,“食品以荔枝为贵,而资益则龙眼为良”。明确指出其滋补价值优于荔枝。
《得配本草》言其功用为“益脾胃,葆心血,润五脏,治怔忡”。
它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(Dimocarpus longan Lour.)成熟的干燥假种皮。夏秋采收,晒干后剥出果肉(实际食用部分就是这层肉质假种皮)。
现代药典中的桂圆
龙眼肉,也就是我们常吃的桂圆干果肉(有时也称桂圆肉),在《中国药典》中有明确定位。
核心功能
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心脾双补
性温味甘,归心、脾经。其“补脾”体现在促进中焦运化,改善食欲不振、乏力;“养心”在于滋养心血,缓解思虑过度所致的心悸、健忘。
气血同调
通过补脾气以生血(脾为气血生化之源),兼能直接补血,适用于气血两虚证(面色萎黄、月经量少、术后体虚)。
龙眼的现代解密
现代研究提示,龙眼除龙眼肉具有药理作用外,其他部分也具有功效。
龙眼香甜可口,不仅美味,更是营养宝库!它富含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核心营养素,包括快速补充能量的葡萄糖、蔗糖,以及蛋白质、脂肪、B族维生素(B1、B2)和矿物质(钙、磷、铁)。这些成分协同作用,对我们的健康特别有好处。
寒露时节将养生的重点放在气血双补、健脾润燥上最为适宜。桂圆性质温和,既能温养脾胃,又能滋养心血,与以下食材巧妙搭配,便能轻松调和深秋燥冷。
1.寒露元气茶:桂圆红枣饮
材料:桂圆肉10克、去核红枣5枚、清水适量。
做法:红枣劈开(更易煮透),与桂圆肉共煮15-20分钟。直接当茶饮用即可,枣肉与桂圆肉可食。
功效点睛:红枣补中益气,加强桂圆的养血安神之效。此茶尤其适合寒露后手脚易冰凉、气血虚疲惫、面色不佳者。上班族在温热的午后饮上一杯,尤能驱散深秋的微寒倦意。
2.润燥暖身羹:桂圆银耳莲子羹
材料:桂圆肉15克、干银耳半朵(或鲜银耳适量)、莲子20克、冰糖/黄冰糖少许(可选)、清水适量。
做法:银耳泡发撕小朵,莲子去芯泡软。将银耳、莲子先小火慢炖至软糯(约1-1.5小时),再加入桂圆肉和冰糖,再煮15-20分钟即成。
功效点睛:银耳润肺生津、莲子清心健脾,桂圆温补气血。这道羹生津润燥、暖身补虚,平衡了秋天的干燥又温和补益,尤适合口干咽燥、心绪不定、睡眠不安的人群。
3.寒露养胃粥:桂圆五红粥
材料:红皮花生30克、红豆30克、红枣6-8颗(去核)、枸杞10克、红糖25-40克、桂圆肉(干龙眼肉)15-20克(约10-15颗)、大米/糯米40-60克、清水适量。
做法:将红皮花生、红豆清洗干净后,用足量的清水浸泡至少4小时或过夜,将浸泡好的花生、红豆、洗净的大米(如果用)、去核红枣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的清水。大火煮开后,撇去浮沫(如果有),转小火慢炖约1-1.5小时(具体时间看豆类软烂程度)。煮到花生和红豆基本软烂、开花。加入桂圆肉和枸杞继续煮15-20分钟。在出锅前5-10分钟,加入红糖即成。
功效点睛:桂圆在温补粥品中增强全方补益气血、健脾胃的效果,使粥品性质更温和,特别适合寒露后早晚转凉时暖身养胃,让家中老人和孩子也能从暖粥中收获深秋滋补。
注:古医家认为桂圆“补而不峻,滋而不腻”,尤适虚不受补者。
龙眼食用指南
最宜食用人群
脑力消耗过大者:缓解失眠多梦、健忘神疲,推荐搭配酸枣仁增强安神之效。
气血双虚者:改善产后/术后面色苍白、乏力眩晕,宜与当归同用以助活血生血。
脾胃虚寒者:调理食冷腹泻,消化不良,配伍生姜可温中止泻。
更年期心悸者:舒缓潮热盗汗、心绪不宁,配合浮小麦能敛汗宁心。
慎用与禁忌群体
[限食篇]
体质偏热者
阴虚火旺或湿热内盛者
阴虚火旺症状
1.睡眠不好睡眠质量差易失眠、半夜易醒容易盗汗、醒得早睡醒后口渴口千
2.五心烦热体内的火气旺盛手心、脚心发热脾气暴躁、容易生气身体乏力、不爱运动
3.咽干口燥嘴唇干燥、容易口渴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口腔溃疡、舌红少津
4.容易便秘大便干燥、硬小便发黄、尿少
湿热体质特征
体内有了多余的湿,又有了多余的热,湿热同在,难以分开,就形成了湿热体质。
典型特征:
1.脸上冒油,容易长痘
2.舌苔又黄又腻(这是热象)
3.早上醒来,口干苦涩,有口气
风险提示:桂圆性甘温。体质偏热者(阴虚/实热/湿热)本已内热亢盛或津亏湿滞,食之易助火伤津、滋腻生湿,加重口干、痤疮、失眠、便秘等"上火"症状,如同添柴入焰。需配凉性药材调和或忌用。
化解方案:每日干品用量≤5克(约5粒带壳龙眼)必配清热食材如菊花5克或麦冬10克同煮。
血糖异常者严控量
安全方案:对于糖尿病稳定期人群每日干品用量≤8克(约8粒带壳龙眼),需煮水饮汤弃渣。
对于血糖未受控期,禁用!!!!
[禁忌篇]
孕妇群体特殊禁忌:
1.孕早期(前3月):禁用(防胎热动血)。
2.孕中后期:见舌红、便秘等热象者禁用。
健康人群防过食
鲜龙眼≤15粒/日(果肉约150克);干桂圆≤15克/日(15粒带壳量)
过食危害:超量易致口干生痰、腹胀燥热。
寒露初至,天地间风露生寒,却也暗藏着一份收敛滋养的美意。桂圆这味平凡的滋养果实,正是寒露时令调和身心的自然智慧。在每一杯桂圆茶中,每一口温粥的香气里,我们安守的不只是身体的舒适,更是中医理念中对秋日养生那份从容的理解。